产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 人生就是博旧版 > 纪念稻盛和夫 最有价值的人生法则:始终怀有利他之心

纪念稻盛和夫 最有价值的人生法则:始终怀有利他之心

时间:2022-09-22 19:4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据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著名实业家、京瓷名誉会长,被称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于8月24日去世,终年90岁。

  稻盛和夫在52岁前创立过两家世界500强公司,事业的高峰时期罹患胃癌,治疗痊愈后皈依佛门。78岁又临危受命,将濒临破产的日航扭亏为盈,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带领日航做到行业第一。

  “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有的人想随波逐流,有的人想迎难而上,有的人渴望平淡是真,也有的人渴望轰轰烈烈,但是殊途同归,我们最终都是想获得幸福。

  如何能获得幸福呢?除了自己在摸爬滚打中苦苦摸索之外,我们还希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参考已经到达幸福彼岸的成功人士的经验。虽然不能复制他们的人生,但是能从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中获得帮助,找到前行的方向和完善自我的方法。

  他在88岁时,出版了人生收官之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中指出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即我们人生中的一切事物都由我们的内心所塑造,内心的想法可以影响和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

  稻盛先生就是秉持着一颗“心”,去观察和顺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而获得自身持续的、良性的成长发展并走向幸福。

  稻盛和夫先生出身平凡,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人,赤手空拳创办京瓷和KDDI的他,在日本被称为“经营之圣”。

  更传奇的是他在2010年以78岁高龄接受日本政府的邀请,出任破产重建的日航会长,仅用一年时间,打破了日本舆论圈关于“日航必将二次破产”的预言,让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创造了日航60年历史上、也是世界航公司的最高利润。

  对于稻盛先生而言,创造了1家世界500强公司,就足以成为让大众膜拜的人生赢家,他却创造了2家500强公司。到底是什么让他达到让人难以项背的成功呢?答案是,他拥有的哲学观。

  稻盛先生认为,人生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吸引而来的。不管想做成什么事情,不管面对怎样的命运,只要我们活着,目标就应该是培育一颗为他人着想、为他人努力的“善良之心”。

  纵观稻盛先生的人生,就会发现这就是一个普通人通过改“心”走向贤圣之路、收获圆满人生的范本。

  当他从中获得感悟,开始主动驾驭自己的心灵,在利他的方向上努力思考和行动时,人生就进入了正向循环;

  当他思考透彻,构建起深至宇宙观层面的利他哲学体系时,不仅自己的人生无往而不利,而且成为众多组织的领袖,帮助无数人走上了幸福的人生之路。

  大部分人都怀有一颗良善之心,但是要如何做才能将其落实到生活和事业中呢?要如何做才能持之以恒,成为自己的人生总则呢?我们可以从稻盛先生的人生中得到启示。

  当你在好运连连,一帆风顺的时候,对上天表示感谢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当你遭遇不幸,陷入麻烦的时候,也同样要表示感谢。

  稻盛先生创立京瓷的时候,还是一家毫不起眼的街道工厂,他们最初能从大名鼎鼎的松下集团得到订单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松下集团的要求也是非常的高,无论交期还是品质方面的要求,订单中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除此之外,还有价格方面的要求,松下集团每年都有苛刻的降价要求。

  当时,同样从松下集团获得零部件订单的工厂中,有些人总是愤愤不平,一味抱怨松下“欺负供应商”。

  而稻盛先生首先想到的是,正是因为松下集团每年都能照常给京瓷下订单,因此告诫自己,不能忘记对“松下先生”表示感谢。

  即使再苛刻的订单,只要对松下集团有利,京瓷都会接受。为了满足这些苛刻的条件,并挤出利润,他们绞尽脑汁,拼命努力。

  而此后不久,京瓷进入美国市场,从当时蓬勃发展的美国半导体公司获得了订单。这时候,京瓷的产品同当地同行相比,不仅品质远远超越,而且价格特别低廉。

  正是因为不断在苛刻的要求中发展,京瓷由此孕育出超越行业水准的卓越的产品,并保证了良好的收益。而当时那些一味发牢骚、愤愤不平的企业,大多都已经消失了。

  所以面对生活中困难的境遇和状况,更要心怀感谢,因为这种严酷的环境、严峻的局面, 能够锻炼我们的心志,磨炼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的人生能够向上走向新的台阶,要时刻记住“心怀感谢,困难才能成为财富”。

  稻盛先生认为,世界中存在着这样的因果法则: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运自然就会好转。如果你做事动机是善意的,事情自然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动机是利己的,或者是邪恶的,那么不管多么努力,事情都无法顺利推进。

  在创建京瓷的时候,稻盛先生坦言他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技术发扬光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创业初期,公司上下没日没夜的干活。

  在公司运转到第三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十几名员工集体递交“要求书”,态度强硬的表示如果不满足加薪、改善待遇的要求,就集体辞职。

  经过三天三夜的促膝长谈之后才平息了这场风波,但是这件事让稻盛先生重新思索到底建立公司的目标是什么。

  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公司的存在,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抱负,而是为了守护员工的生活,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人生。这才是公司的使命,这才是企业经营的意义。

  因此在接下来的经营中他确定了公司的使命: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将经营理念从“利己”转向“利他”之后,企业焕发出了惊人的活力,因为所有员工都得到了认同,他们更加努力,拼命工作为企业做贡献。当然,稻盛先生也成为了伟大的企业家。

  “利他”就是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也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先人后己”。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你可以先从为身边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比如在家庭中,要多做让家庭成员感到幸福的事情,在工作中,要多为同事和客户提供更多的帮助。

  不论事情的大小,只要你抱有利他之心行事,哪怕过程有曲折有困难,最后也终将获得善果,而这善果也会积极回报到自己身上。久而久之,运气也会越来越好。

  稻盛先生认为,成功人士和非成功人士只有毫厘之差。关键在于,当遭遇前所未见、如同绝壁一般的巨大障碍时,在那一瞬间,能不能对自己说“一定能跨越”,一定能攀登”并走出第一步。

  只要怀抱强烈的愿望,并且让它持之以恒,永不放弃,那么,即使当时被认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最终也能变为现实。

  京瓷在发展壮大之后,为了使它能够实现持续发展,稻盛先生决定拓展“再结晶宝石”的新技术。因为祖母绿原石的枯竭,市面上都是质量差价格高的产品,所以他们把目标放在人工结晶祖母绿上。

  实际上手以后才发现这是极其困难的工作,尽管夜以继日投入研发工作,但宝石结晶没有丝毫的进展,最多只能形成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超细结晶。

  虽然如此他们也没有放弃,“再尝试一下,哪怕前进一小步”,在投入了巨额的经济和人力成本之后,还只结晶到米粒一样的结晶。

  这种迟迟看不到进展的研发非常让人煎熬,但是稻盛先生仍然不断鼓励员工们:“虽然现在只能制造出很小的结晶体,但如果最后我们成功了,就能成就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创举。人的能力是无限的,让我们用‘将来进行时’看待自己的能力,持续迎接挑战吧!”最后当他们成功结晶出达到宝石级别的祖母绿的时候,已经过去七年了!

  不管面对多么困难的目标,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参与者的热情和能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这就是“愿望”所具有的力量。

  我们普通人也许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一定要抱有“无论如何非实现不可的强烈愿望”,永不放弃地去坚持,就一定能够看到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稻盛先生认为,我们在面临做选择和做判断的时候,要以位于灵魂核心的真我来做判断。并且越是人生中重要的局面,就越是需要发自基于“真我”的“灵魂”。

  所谓“发自灵魂的判断”,就是在判断事物的时候不以得失,而以“善恶”来判断事物,把“善心”作为判断、决策的标尺,也就是以“作为人,必须正确”为基准做出的判断。这个准则不仅适用于生活、家庭、亲密关系,还适用于事业。

  稻盛先生78岁受命重建日航的时候,就面对过一次这样的选择。当时日航是全球最小的一家飞行联盟组织的成员,在经营重建之际,相关人员都呼吁日航应该改换门庭,加入规模更大,也就是优势更大的其他联盟。恰好一家大型联盟也提出想接受他们转会,并给与了很优厚的条件。

  就在“转会”成为主流意见的时候,稻盛先生提出,虽然他不懂航空业,但是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重要的是以‘作为人,必须正确’为基准对事情做出判断。

  他说“联盟中有我们的伙伴航空公司,也有接受我们服务的客户。所以,不单是考虑对我们来说是得还是失,也要把他们的立场和心情考虑进去。在这个基础上,再做出判断。”

  最后在全公司上下展开讨论后,大家认为确实按照眼前的利害得失来考虑,转会到其他联盟可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是,日航长期所在的联盟就会因此受损,而其他成员并没有任何过失。一直以来乘坐日航飞机的乘客们,也会因此失去联盟应有的所有优惠。让在日航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依然使用日航公司服务的旅客受到损失,这并不是“对”的选择,不是一个作为人应该有的选择。

  最后大家集体觉得还是留在了原来的联盟,在这样准则的影响下,一年以后,日航非但没有利益受损,反而创造了60年来最大的利润。这个结果也证明了稻盛先生的正确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在每天的工作中,我们都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性,磨炼自己的灵魂。越是提高真我,就越能够接近事物本来的规律。

  这样当我们用真我的灵魂来做判断的规则深植于心的时候,即使碰到未曾经历的局面,或是遭遇必须迅速做出判断的事态,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把人生引向成功。

  稻盛先生经常用“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个方程式来说明人生。

  在用“思维方式× 热情× 能力”所表达的人生和工作的方程式中,热情和能力的打分范围都是从0-100分,而思维方式却是从-100到+100。所以不管热情和能力有多高,只要思维方式是负数,一切都是负数。

  这就意味着即使具备了卓越的才能,通过持续拼命的努力获得了惊人的业绩,但如果随着时间的流逝,思维方式坠落到负值的话,这个人人生的一切都会转向负面,走上没落的道路。

  相反,即使上天赋予的能力不强,即使遭遇逆境,人生之路充满苦难,但只要思维方式是正向的,这个人就一定会时来运转, 度过幸福美好的人生。

  如果想让人生充满幸福、满足与成功,就要在你的心田里播撒美好的种子,例如真挚、诚实、正确、纯粹的思想,并将其培育下去。

  最有效可行的方式就每天进行自我反省,以谦虚的心态检点自己每天的行为,以克制不断滋生的傲慢。

  稻盛先生在书中说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如果出现了轻浮的举止或傲慢的态度, 一个人在家里或是在宾馆的时候,他就会对此进行激烈的反省。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斥责“你这个蠢货”,然后,另一个自己会不留情面地责骂,“你小子真是一个恬不知耻的家伙”。到了最后,他会说出反省的语言:“神啊,对不起。”

  哪怕有人会会觉得他这样做不正常,但是他认为自己确实通过反省自己,不断修正,让他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能在不知不觉中磨炼灵魂,提升心性。

  我们没有必要像稻盛先生一样做如此激烈的反省活动,但是可以在每日睡觉前回顾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做,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心。要相信只要怀抱纯粹而美好的心灵去面对现实中的问题,就没有任何过不去的坎。只要时时磨炼心性,不断自我提升,那么不管遭遇怎样的苦难,命运之神一定会回报温暖的微笑。

  无论什么人,能够拥有的都只是当下的这一个瞬间。以怎样的态度活在当下,将决定我们的人生。

  不管现在身处何种艰苦的境遇,我们都要不骄不馁,一心一意,尽可能地不断努力地磨练自己的“良善之心”。只要这么做, 命运就一定会好转,幸福的人生就一定会到来。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梁漱溟文化思想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周晓虹对话钱锁桥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群学君对话舒国治群学君对话叶兆言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杜春媚对话郭海平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谷岳:我的行走之旅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周志文:人间的孔子严晓星:漫谈金庸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毕淑敏读者见面会徐新对话刘成谢宇教授系列演讲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叶檀读者见面会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金陵刻经处》《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谢辰生口述》《袍哥》《年羹尧之死》《朵云封事》《两性》《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东课楼经变》《旧影新说明孝陵》《光与真的旅途》《悲伤的力量》《永远无法返乡的人》《书事》《情感教育》《百年孤独》《面具与乌托邦》《传奇中的大唐》《理解媒介》《单向度的人》《陪京首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诗经》《霓虹灯外》《植物塑造的人类史》《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拉扯大的孩子》《子夜》《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骆驼祥子》《朱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